義大利資訊網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農家會節大宴親朋 請來魔術大師捧場
2018.10.2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2/14/content_10736.htm"

魔術師在院子里表演,變出猴臉。農家庭院里擺出宴席招待親朋。吃地道農家菜,會親戚、會同學、會朋友,根據村里的老傳統,選定一個固定日子,全村人家一起宴請親朋好友,這就是所謂的“會節”。在惠州客家人聚集地,流傳著春節過“會節”的傳統,每逢春節,許多城里人也到鄉下尋找年味,讓會節成為一道靚麗風景。隨著時代發展,會節也在不斷演變,融入了許多時代特色。今天,南都記者就帶你一起去惠州市惠城區七聯村大瑞坑小組體驗下當地的“會節”特色。會節菜肴 多是自種綠色食品七聯村大瑞坑村小組,地處惠州市惠城區和博羅縣交界處,悠悠東江從這個依山傍水的小村前緩緩流過。昨日是正月初六,也是該村組一年一度的會節。明媚的陽光照耀在這個安靜、祥和的小村。隨著中午臨近,村里逐漸喧囂、熱鬧起來。前來參加會節的車輛,如車水馬龍。會節當天,家家戶戶一起宴請親朋好友。誰家客人越多,說明誰家越興旺。由此,家家戶戶都盼望,自家能夠來更多的客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歡迎到家里做客。上午10時許,南都記者在位于該村村頭的高添雄家看到,高添雄的媳婦高瑞明和女兒高曉敏,正在忙著準備會節午宴。高瑞明在廚房蒸魚、炒菜;高曉敏在院子過道,給日本豆腐放肉、插花;高添雄和年近8旬的叔父,在大堂迎接來客。高瑞明介紹,會節是他們客家人最隆重的節日,趕在春節過會節,更加喜慶、熱鬧。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家宴,招待來客。當天,高瑞明家準備了8桌飯菜,每桌10菜1湯,寓意“十全十美”。“無雞不成宴”,客家人待客自然少不了雞。高瑞明家準備的菜肴,除了雞、鵝、魚外,還有炒魷魚、紅燜豬肉、日本豆腐和自種的各種青菜等。高瑞明介紹,這些菜,除了海鮮外,基本都是他們自種自養的,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會節變化氣氛更熱鬧排場也更大正月里是新年,人人臉上掛笑顏;見面說句吉利話,一年到頭賺大錢。年年過會節,會節年年變。午飯前,提前趕到的親朋好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不認識的相互介紹認識,認識的相互聊聊一年的生活變化。談及“會節”,每位朋友都充滿了話題。高添雄介紹,在他印象里,從記事開始,已經過會節。過去,生產力低下,過了春節,就要忙農耕,會節過得倉促、簡單。“從吃的飯菜講,過去的會節頂多五六個菜,葷菜就是豬肉和魚,其它都是青菜;現在至少要準備8個菜,除了那些普通菜肴外,通常還會增加一兩個海鮮;過去,喝的酒也很便宜,現在,洋酒已經進入普通群眾家。”高添雄說。高瑞明介紹,“會節”的變化不僅體現在菜肴上,還體現在招待客人的數量和類別上。過去,一般都是準備一兩桌,參加會節的除了自家人就是親戚;現在的會節,來賓除了親戚,還有同學、朋友,動輒就要七八桌,氣氛熱鬧多了。家住惠城區下角片區的林志華,是大瑞坑村小組會節的常客,他已經連續20多年來高添雄家過會節。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瑞坑村組通惠城區還沒有一條像樣的大道,不要說開轎車,連騎摩托車、自行車都困難;現在,該村通往外界的江南大道已經列入規劃,村旁的東江上還建設了東江水利樞紐工程,由此過惠博沿江路,駕車只有一兩分鐘路程,交通非常便利。大瑞坑村組,成為了惠城區城郊經濟開發的重點區域。文藝表演魔術大師添新氣象歷年春節,都會有部分外鄉人,因種種原因無法回家過年。在惠州,不少無法回家過年的人,喜歡帶著孩子四處尋找惠州的年味。在大瑞坑村組的會節上,今年還增加了藝術表演。國際魔術大師楊運興帶著弟子袁文新“送魔術下鄉”來到這里。袁文新表演的變臉,一會工夫變出了“黑臉”、“白臉”、“花臉”、“花旦”、“千金”和“猴臉”等12張臉。一位參加互動的朋友,上前觸摸袁文新的臉頰,手指剛觸及臉龐,一張臉“刷”地變成了另一張臉,“既緊張又興奮”。當他變出猴臉時,臺下掌聲雷動。年過7旬的楊運興,10多年前已經退休。他說,人有退休,魔術表演永遠沒有退休,應群眾邀請送魔術下鄉,快樂群眾也快樂自己。徒弟表演完變臉,楊運興登臺繼續給群眾表演魔術。在楊運興的手里,一塊粉綢布,瞬間飛到了一位小朋友的后屁股兜里。小小的一個魔術,立刻引起了眾多小朋友的興趣。接著,他又將一張百元大鈔,瞬間變成了兩張一元紙幣,在臺下觀眾為之歡呼時,他又將兩張一元人民幣,變回成百元大鈔。空碗變出“XO”洋酒,綢緞變成金箍棒……一個個魔術表演,讓臺下觀眾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在場的小朋友們,團團將楊運興圍住,目不轉睛地看他表演。在藝術表演環節,郭思源小朋友還用薩克斯演奏了《童年》和《同一首歌》;藝術家蘇新華表演了氣功———《百元紙幣斷竹筷》。精彩的表演,為會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年俗客家農村愛過“會節”惠州是廣東客家人的聚居地,在本地客家人居住的農村,每年春節都有歡度“會節”的風俗。“會節”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節日,相傳,以前人們一年都顧著自家的農活,親戚朋友沒有太多閑暇時間走動,于是便在春節過后相互走訪問候,由此形成“會節”。每村的“會節”日期不同,從正月初八到年十六錯落舉行,也有個別村的“會節”設在農歷八月或十月中。記者手記如何讓會節更具“傳統味”隨著社會現代文明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如何讓傳統節日更具有傳統味道,讓人產生更多記憶,顯得彌足珍貴。所謂“習俗”,就是習慣風俗。現代文明對傳統習俗的沖擊越來越大,以“禁放煙花爆竹”為例,在大瑞坑村組,今年的會節,居然沒有人燃放煙花了。南都記者采訪當地群眾了解到,該村組不是禁放區,群眾之所以不再燃放煙花爆竹,主要是購買不便。城區都禁放了,生意難做,連昔日村里銷售煙火爆竹的商店都不再代理銷售。高添雄的女兒高曉敏說,在她看來,現在的會節少了很多傳統的氣氛。過去,來他們家的客人都喜歡帶著孩子,到空曠地燃放鞭炮,今年則顯得冷冷清清。客人林志華介紹,在沒有建設東江水利樞紐工程前,離大瑞坑村組不遠的江邊,就有一處沙灘。每次來參加會節,他都喜歡陪著家人,到沙灘上走走,看看東江的風景。水利樞紐工程建好后,沙灘也被江水淹沒了,沙灘風景也成為了記憶。如何保護生態平衡,如何減少現代文明對傳統習俗的沖擊,還需要多想些辦法,就像設置禁放區一樣,不能因擔心引發火災、增加空氣污染,一禁了之;能否在城區的公園、江邊空曠地適當開放幾個燃放區,過節時,讓群眾到固定燃放區,去燃放煙花爆竹。那樣,不僅城區過節,農村或城中村的會節也將更加有趣、熱鬧。本版統籌:南都記者歐陽云蔚寇金明采寫攝影:南都記者郭秋成

關鍵字標籤:大型魔術表演秀推薦

詳細的義大利介紹,提供義大利旅遊義大利自由行等精選行程,並有所有義大利相關資訊如美食景點、購物、必買商品、住宿地點完整分享,提前體驗義大利的異國魅力。